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擱置兩年 中緬油氣管道將打通最后2.
擱置兩年 中緬油氣管道將打通最后2.5Km
瀏覽次數 311 , 日期 2017-03-25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據路透社消息,中緬管道項目將打通最后2.5km政府的消息來源,路透社。這條管道可以把緬甸的孟加拉灣海岸變成一條新的主要油路,突破馬六甲封鎖。
兩年前完成建設770公里,15億美元的管道,但北京和Naypyitaw之間的分歧推遲了交付。近期,中緬推進重啟。。該管道每天集輸量應達到40萬桶,相當于中國進口石油日需量的5%。
解決“馬六甲”困境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由天然氣管道和原油管道兩個組成,起點為緬甸皎漂,從中國西南邊陲瑞麗入境,接入保山后,借由瀾滄江跨越工程連接大理,繼而經由楚雄進入昆明。瀾滄江跨越是中緬油氣管道的關鍵性工程,該項目位于“西南絲道”跨越瀾滄江霽虹橋上游約300米位置,距離瀾滄江面120到200米,該工程是我國目前首座天然氣、原油、成品油三管并行安裝的跨越橋梁。
2013年10月,中緬油氣管道的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據中石油西南管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10月28日,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德宏輸油氣分公司,共接收國外來氣34.1448億標方,日均1130.6萬方。沿線瑞麗、芒市、龍陵縣、騰沖、保山地區、大理市、麗江、賓川、鶴慶縣、巍山縣、南澗縣、臨滄市等地都已開發下游用戶達成用氣意向。
此外,昆明分公司輸氣范圍覆蓋楚雄州、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截至2016年11月10日早8:00,輸氣量已達到13068.3866萬標方,其中昆明地區天然氣甚至已經實現直接入戶。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于緬甸西海岸皎漂港東南方的微型小島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氣。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油。
200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能源部簽署了中緬原油管道權利與義務協議,明確了中石油作為控股方的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在中緬原油管道建設運營上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后又一條重要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跨越馬六甲海峽,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
中緬油氣管道境外和境內段分別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
管道路徑
原油管道起點位于緬甸西海岸皎漂港東南方的微型小島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Kyaukpyu港。
管道路徑圖
經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從云南瑞麗進入中國,[2] 將在貴州安順實現油氣管道分離,而曾一度被“油荒”困擾的重慶,將成為其中長達的原油管道的末站。天然氣管道,則將南下到達廣西。
管道長度
緬甸境內全長771公里。
原油管道國內全長1631公里。
天然氣管道國內全長1727公里。
運送能力
這條管道每年能向國內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原油管道的設計能力則為2200萬噸/年。
2013年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國內供氣,緬甸天然氣從緬甸南坎站進入中國境內的瑞麗站。每年將有120億立方米天然氣造福緬甸和我國西南地區,從此結束我國云貴高原沒有管道天然氣的歷史,使上億民眾受益,每年可替代煤炭307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排放5283多萬噸。工程建設帶動沿線直接投資超過1000億元 。
2015年1月30日,經過近5年建設的中緬原油管道工程,在緬甸皎漂馬德島舉行試運行儀式,馬德島港同時正式開港。
但隨后卻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未能聯通原油集輸管道,原油管道是中東原油進口的關鍵,打通最后2.5Km,臨門一腳顯得尤為重要。